那领一千的也进前来,说:“主啊,我知道你,你是个严厉的人:没有种的地方也要收割,没有播的地方也要收获,我就害怕,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。请看,你的银子在这里。”
~圣经和修版《马太福音》 25:24-25

这个故事的框架是发生在末世预备迎接主随时再来的基础上,至于主什么时候再来并不是故事的重点,因为没有人知道他再来的准确时间。因此,故事的焦点是我们要时刻知道他随时来临的这个事实下,我们需要做什么,免得他真的来了,我们反而毫无准备而受到刑罚。
这个比喻显示了三个不同才干的人领受了不同数额的钱,而这笔钱不管在当时看来,或者放到今天来看,都是一笔巨大的款,哪怕那位领一千的,其实数额也是高于当时所有正常打工的人。但其实领多少钱只是意味着“责任”,就是才干有多大,他要肩负的责任就有多大。
所以,数额的大小是和他们的才干相匹配的,但数额是类比他们的责任。换句话说,他们善用才干是其中的责任,然后他们的责任是在原本的数额上提升,赚取更多,要赚多少不是重点,是那个尽心和忠心去赚取的态度才是与才干相匹配的。
而这位领一千的问题在哪里呢?显然就是他没有尽责任,更糟糕的是,他像现代好多人的思维那样,用各种的理由来说明“责任不在我”,包括他带着“受害者”的心态,于是,他看环境和所有人,都可以找到这样的解释:
不是我没有努力,只是环境拦阻我,一些人破坏我,然后,我就感到害怕,一害怕,我就什么也做不到。可是,我心里天天都在想要怎样做。但,无奈,没有人理解我的害怕,没有人帮助我……
当然主人看透这位领一千银币的害怕,当我们领受了主,他赐予我们足够的恩典去尽责,可是,最后,我们不但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,反而却用了一句“责任不在我”来给主人报告。难怪主人指责这人又懒又恶,恶是指这人明明知道需要付上的责任,竟然当做“无知”,好像反过来怪主人为何不早点告诉他似的。
回到我们的生活里,这个故事提示我们都活在主随时来临的过度期,而我们每个人一定已经领受了一千三千和五千,因为他已赐下才干,当然总有人说自己没有才干,这是推卸责任的想法,因为在主的创造里,没有一位是“废人”。
不用去比较这些数额,那并不是关键,也不需要担心要赚取多少,主人期待的是我们根据他赐予的才干去付上责任,那个责任就是时时刻刻想着主人赋予我们的使命。如果偏离了使命,也有可能导致我们误用了才干,最后也可能演变为:该尽的责任没有尽上,不该的却多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