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学者被主持问及:“你如何看目前的香港?”
学者说:“就像一个人从悬崖跌落,一直往下坠落,可是却不见底,只是一味地往下坠,这个时候再往上看的时候,悬崖顶上的那光,则变得越来越小了。”
这学者的悲观诠释无疑也将我陷入悬崖深处了,不知道什么时候着地,一旦着地,就瞬间粉身碎骨。然而,一直不见底地坠落其实是一种比粉身碎骨还痛苦的煎熬。能见到的光,越来越远。
恐怕学者说的不仅仅是当下的香港,也是我们的存在实象——一直不见底地往下坠,能见到的光越来越弱。这样的生存宁肯粉身碎骨算了,瞬间死去比悬挂空中又看不到光的漫长坠落幸福。
如果生存只是不断下坠,四周的黑暗越来越密布,真的很难从下坠和黑暗的处境中找到意义和希望,如此处境,只有消耗和虚无。在漫长的下坠旅程中,如果再没有光,黑暗就把下坠的人塑造为冷酷、荒谬、自私等,在没有光的比较下,黑暗的心必然成为一切生存的价值。
那是多么可怕的日子,当没有光的比较以后,以后的人由于适应了黑暗和下坠的生活,他们也不会有光的比较,就把黑暗视为理所当然了。
我庆幸,我还活于有光的日子,虽然那光,似乎由于下坠而逐渐变得虚弱,但我还看见。
在耶稣基督降临以前,神透过祭司撒迦利亚预言:“因我们神的怜悯,使清晨的阳光从高天临到我们,光照那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,引导我们的脚,走上平安的路。”(《新译本》路加福音1:78-79);
这光随即出现,耶稣宣称祂就是——光照在黑暗中,黑暗不能胜过光。(约翰福音1:5)
无疑,我们都毫无选择地被推入悬崖,从此活在漫长的下坠日子里,就像圣经说的,那真光没有出现以前,我们都是“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”,然而,那真光来了,虽然从我们下坠的地方往上看,那光如此柔弱和遥远,但它不会消散,不管我们下坠到哪个位置,当我们往上看时,那光,仍然在,而且坚定地持久地温柔发光,黑暗不能胜过它。
正如撒迦利亚的预言:“这光要引导我们走上平安的路”,这预言使身处黑暗的我们变得无比温暖。这温暖,让我们相信这黑暗和下坠的日子有一天会全然消散,换来一幅光和平安的生存景观;这温暖,也使此时此刻正在黑暗和下坠中的我们,感受到一份来自耶稣的平安。
那看起来好像很遥远的光,原来具有如此深邃的穿透力,可以从悬崖的高处毫无拦阻地直射到我们那被黑暗包围的心,那光柔弱却拥有能力,维护着我们,叫我们不受黑暗的渗透,也温暖着我们,使我们在黑暗的围困中不至于孤独和失望。
在看起来黑暗当道的日子里,如果没有真光的比较,我们就“正常不过”地活在黑暗里,完全没有黑暗是邪恶的意识,与柏拉图的“洞穴比喻”没有两样,那些活于洞穴里的人早已适应黑暗,直到有光突然从远处映照进来,洞穴的人才惊讶原来他们的环境那样昏暗。
不过,有光映照,对于已然适应黑暗的人,也需要付出勇气和信心才可以走出“舒适”的黑暗洞穴,因为他们要把心从黑暗中抽出来,去寻找那光,然后靠近那光,不然,那光照射进来了,可是,人不接受它。
约翰诠释这光时,同时传达着两个维度,一个是真光的本质,这真光虽然没有太阳那般耀眼,然而,它的穿透力不会被黑暗覆盖,黑暗永远不能胜过这光;另一个维度,是黑暗本身,无疑黑暗仍然具有自由,黑暗可以保持自己的顽固性,也可以让光进来,改变黑暗。
耶稣基督就是那真光,对于长久活在黑暗和下坠中的我们,这光承诺,祂会一直映照,不会让黑暗胜过,而我们,除了下坠和粉身碎骨,原来还有选择,那光虽然遥远,但当我们望着它,欢迎它的时候,那一点的光就足以温暖我们黑暗的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