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教士的故事
在那个战乱的中国年代,生存环境非常恶劣,穷山恶水,四处都是刁民,宣教士却被呼召到这些地方去传扬福音,那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和爱。海春深(George K. Harris, 1887-1962)1916年加入内地会,随后经过学习语言踏足西宁,正式开始他的穆宣生涯,直到1950年,共军进占西宁,他被迫撤离中国。他就在这个动乱年代里被差到穷困的西北去。
在他长达三十多年的宣教生涯里,他经常奔波,有时为了事工,有时为了避开危险,有时被迫短暂离开,如此进进出出,他始终坚持要回到神呼召他的事奉工场。其中有一次,由于战火,他花了大半年才回到服事的工场,可是这个归程并非从遥远的西方过来,而是从山东到西宁,他这样描述这一次的经历:
“1941年9月,我们到山东芝罘学校与儿子Frederick道别。10月初到达香港,预备乘飞机入大后方,但机票昂贵,改走水陆路。11月9日登上运猪货船,经过卅小时到达法属港口(Bayard,越南的一个港口)。通过边境检查后,再乘轿走了六天,然后雇了一辆公共汽车,却因故需不断停下来修理;夜里在车上度宿,早上吃点干粮作早餐,颠簸了四天,终到达火车站。
“与朱佩儒教士夫妇会合后,一同登上广西省铁路线。火车在崇山峻岭中走了十小时,到达金城河。此镇极其贫脊,旅店用竹为墙,置身其中如住猴子笼。最后,我们乘上公共汽车到达贵州省府贵阳;12月31日租了一辆货车前往重庆,又经历日机的轰炸,才到达陕西省,直抵兰州。”
除了奔波,他的家庭也在恶劣的宣教环境中流转离散,其中他的长女和幼子都因病而在工场去世,长女不幸患上百日咳而离世,而幼子则患了无名的病,幼子四岁过生日不久就突然逝世。两个孩子离开的时候都是他们三至四岁,这对于海春深夫妇都是极大的哀伤。
此外,长子在七岁那年进入山东烟台芝罘学校,也长期与父母分离。他们共五个孩子,两个已经逝世。然而,家庭的离散没有影响海春深夫妇爱穆斯林的心,他们仍然坚持回到服事的工场继续他们本来的事工。
海春深居住中国的三十四年间横跨了中国历史动荡的年代,从非基运动到国共内战以及日本入侵,他都碰上了,并且一波接着一波,他感恩能生存下来继续做见证,有不少西方宣教士在动乱中不是殉道就是被迫离开了。
印象最深的,就是他准备要撤离中国的最后一刻,这一次他必须走了,但没有想到他仍然在临走前继续服事一位弟兄。离开中国后,他年纪已大,本来可以回到家乡了,但他却领受新的感动去了泰南,开拓另一个新的穆宣旅程,他不但重新开始,还是重新学习语言,到了这个年纪还愿意重头再来,实在不是容易的,但他愿意,并且继续忠心服事至死的那天。
有人问海春深多年从事穆宣工作,是否看到穆斯林归主者建立教会?他回答说:“我没有那样的荣幸。”尽管如此,对于海春深来说,重要的是他一直回应神的呼召,在荒乱年代也好,在晚年也好,重新开始也好,他始终忠于神的呼召去爱着神要他去爱的人。

默想
那么,谁是那忠心又精明的仆人,主人派他管理自己的家仆、按时分粮给他们的呢?(马太福音 24:45 和修版)
耶稣透过一个比喻来引导人思考谁是那位忠心又精明的?比喻中两位仆人,一位仆人在主人不在时,尽忠职守,另一位则总是以为主人不会那么快回来,这个想法让他可以做做其他自己喜欢的事,也因为这个想法导致这位仆人最后受到主严厉的惩罚,而那位始终忠心和按主人所要求的做好本分的人就有福了。这个比喻是衔接着经文上半段的“惊醒等候”的主题,那位受到惩罚的仆人正正由于他缺乏了惊醒,也失去了耐心,以为主不会那么快来。
有福不只是表达最后获得的福分,同时也是过程中经历的祝福,包括在主里的喜乐和满足。因此,那位忠心的仆人,当他带着惊醒等候的心态来尽忠职守时,他不会常常在焦虑和劳苦中,他也不会由于主人不在,而感到孤单。因为,他的心时刻想着主人,当然耶稣也告诉我们,祂必与我们同在。相反,那位总是以为主人没有那么快来的仆人,就在这个过程,他不但未能忠心,也失去了作为“仆人”的意义,没有喜乐,没有满足,最后还要遭受惩罚。
海春深的一生就是这位忠心仆人的现实版,他忠于神托付他的去做,就像比喻中的这位忠心仆人一样,他的关注是他忠于主人要他去做的,但主人没有要求他要有怎样的成果。
操练
我们能否时刻对主忠心,有几个因素会影响我们:
1.我们总是以为主没有这么快来
2.我们不清楚主要我们做什么
3.我们做着做着看不到效果就逐渐失去动力了
4.我们有自己想要做的,喜欢做的
5.我们忽略了最后可能受到的惩罚
6.我们心里没有主
上述哪些因素与你的情况相近?忠心是一种坚持,如果我们知道为何而坚持以及坚持到最后是什么,会激励我们学习忠心。尝试针对你未能忠心的因素来进行操练吧,操练的方式很简单,就是每天保持对主忠心的警觉,有了这警觉,我们才会有愿意为主的心。
邀请你闭上眼睛,在心里想着这个问题:“我是否全心全意地投入在信仰里?”不用自己回答,而是带着这个问题静默在基督里,直到你心里自然浮现了一些感觉,试试记下这个感觉。然后,告诉主你感受到的。
祷告
主啊,我们不期望自己做那位不忠心的仆人,但事实上,我们不自觉就做了,因为我们比较自我,比较关心自己爱做的或想做的,在你面前,我们就不像一位仆人了。于是,行事为人,我们就没有根据你的引导,没有听你的声音。
主啊,饶恕我们,唯有愿意听你,我们才做到忠心。奉耶稣的名祷告,阿们。
注:海春深的故事编自
黄锡培着,李步正整理。<海春深教士小传(上)>。《传书双月刊》第5期.第22卷(2014年10月) https://www.ccmhk.org.hk/bimonthly/view?id=915
黄锡培着,李步正整理。<海春深教士小传(下)>。《传书双月刊》第6期.第22卷(2014年12月)
https://ccmhk.org.hk/frontend/web/history/Common/Reader/News/ShowNewsc8d1.html?Nid=9022&Pid=16&Version=132&Cid=37&Charset=big5_hkscs
亦文。<海春深对今日“回宣”的启迪>。网页《举目》(2011/07/01)。
https://behold.oc.org/?p=31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