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得一个孩童时期的小故事《小兔子乖乖》。
故事里的兔妈妈要去地里拔萝卜,便嘱咐兔子们把门关得紧紧的,谁来叫门也不开,等妈妈回来了才开。
等到兔妈妈回来,推了推门,门关得紧紧的,就一边敲门,一边唱歌:“小兔子乖乖,把门儿开开!快点开开,我要进来。”
大灰狼偷偷把兔妈妈唱的歌学会了,等到第二天兔妈妈到树林里去采蘑菇。大灰狼一边敲门,一边用又粗又哑的声音唱歌——“小兔子乖乖,把门儿开开!快点开开,我要进来。”
搜索了一下百科的解释,“门”指建筑物的出入口或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,它分割了有限空间或连结、关闭空间的出入。
《玉篇》称“人之所出入也”为门;
《博雅》则说:“门,守也。”
道出了门的作用至少有二:一是供人“出入”;二是“守”。守者,防也。
防什么?我想原始之门是为了防止野兽偷袭,且兼以御寒;而现代之门,则有防同类的责任,就是防盗贼。
是啊!“门”存在的意义不仅供人出入,也分离两个空间,将危险拒之外面,与此同时收纳所要保护的,起到防守的作用。
近来总是噩梦连篇,便由门思索到了心门这事儿。每个人的心灵都有一扇门,供各种信息出入,也保护自己的内心世界。
如果心灵的门向着恶敞开着,或者留有一丁点儿缝隙,那么狡猾的入侵者会立刻发觉,借助小小的缝隙闯进来,更别提心门大开着了,那更是康庄大道般让其肆意出入。
该隐和弟弟亚伯向上帝献礼物,上帝看中弟弟亚伯的礼物,没有看中他所献。因此,他非常愤怒、垂头丧气。妒火中烧也好,或者生气上帝也罢,他变了脸色...
上帝见此状问该隐“你为什么忿怒呢?你为什么垂头丧气呢?”紧跟着便警戒该隐“你若行得好,岂不可以抬起头来吗?你若行得不好,罪就伏在门口了;它要缠住你,你却要制伏它。”
上帝警戒该隐,罪像伺机等候捕杀猎物的,已在门口蹲伏了,可这一警戒并未奏效。
该隐对他的弟弟亚伯说:“我们到田间去吧。”该隐就起来袭击他的弟弟亚伯,把他杀了。
该隐没关好门,它生命中的门供忿怒、妒忌出入,从而因妒生杀。当上帝询问亚伯何在时,该隐理直气壮的回应他并非那个看守弟弟的人。的确,他连同自己的心门也看不好,怎么能看守弟弟呢?
“你种地,地也不再给你效力;你必在地上流离失所。”
身为农夫的他本依赖土地糊口,土地却不再能效力,且从此踏上流浪者的行列。尽管上帝怜悯给他一个记号以免在外飘荡的他被杀,终究他离开了上帝的面。
倘若我们的心门对于恶不关闭,终究是要活在危险中,终究也是要流离失所的。
每个人都有心门,门外该抵挡的是罪恶的思想、言语、行为,门内该让住在里面的圣灵当家做主
你的门,何时关闭?何时敞开?
向谁?为谁?
结局如何?
妈妈教给牙牙学语的小侄女一首儿歌,那天看到唱歌的视频嘴角上扬、脸上浮起浅浅的笑,“小兔子乖乖,把门开开...”